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2023年8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數據為50.3%,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業指數為52%,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8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較上月雖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景氣區間,物流行業整體運行穩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認為,在政策穩步實施的基礎上,物流行業連續復蘇的趨勢在形成,市場預期總體向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指數回落主要受需求放緩和局地強降雨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具有一定季節性,但指數水平仍保持在景氣區間。”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統計處處長胡焓表示,綜合來看,8月份物流運行呈現業務量增長穩中趨緩,民生領域物流平穩,投資擴張勢頭較好,小微企業經營有所改善。
近年來,農村電商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逐漸成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鄉村振興添加了新動能。
一路通,百業興。我國暢通的交通路網帶動了周圍農副產品集散地建設,通過“交通+特色產業+電商”的模式,輻射帶動鄉村發展。在山東菏澤市鄄城縣閻什鎮的黑玉米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掰玉米、運玉米,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據介紹,這些玉米將會被制成黑玉米糝、真空包裝的黑玉米以及石磨黑小麥粉等各類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物流平臺,銷往全國各地,銷售回來的資金,讓當地老百姓的錢袋子實實在在的鼓起來。
此外,種植基地還吸引數百位60歲左右的大齡婦女來園區工作。“活了大半輩子,誰能想到我們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婦女也能在工廠上班賺錢。”沈口村村民王莉莉笑著說。
在禹城市安仁鎮物流快遞綜合服務站旁邊的直播基地內,一場場助農直播在這里開播,直播正在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新農具”。
“之前當地農戶的農特產品都賣給批發商,現在快遞下沉更保障了農產品出得去、賣得好。通過直播銷售渠道,農特產品價格比以前高不少。”安仁鎮直播帶貨負責人翟學燕介紹,平時直播的品類都是附近村莊的特產,比如網紋瓜、咸鴨蛋、石磨面粉等。
近兩年,我國多地農村電商依托“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公路”優勢資源,創新快遞電商協同發展模式,快遞進村加速促進鄉村振興,激活農村產業發展潛力,讓農村土特產搭上快遞物流順風車。
在廣西,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截至2022年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17.24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14.45萬公里,鄉鄉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達97.6%,打造了超5000公里產業路,打通農村運輸“最后一公里”。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8月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比上月小幅提高0.2個點。分項指數中,庫存周轉指數、實載率指數、履約率指數、滿意率指數、人員指數和成本指數繼續保持回升。其中,我國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為127.2點,農村業務量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20%以上增長。
電商賦能產業轉型發展,為村民帶來更多實惠,讓鄉村發展的更加和美。“今年將注重突出縣域作用,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創建活動。”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曾軍山指出,國家郵政局通過研究部署未來三年農村快遞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聚焦做好“土特產”文章,擴大快遞服務現代農業覆蓋面和規模,持續推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推進農村快遞高質量發展。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