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駕駛中遇到交警查證件,沒有帶駕駛證、行駛證可以出示“電子證照”;去機場乘飛機沒帶身份證,可以在“i深圳”調用“臨時乘機證明”,坐高鐵忘帶身份證可以在高鐵站自助打印臨時身份證明……“智慧”的觸手正向深圳城市管理的每個“神經末梢”延伸,讓市民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
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服務,得益于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以深圳先行示范區的擔當和標準,充分發揮深圳信息產業發展優勢,從數字經濟、數字基建、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生態等多個方面,搶抓數字技術產業變革機遇,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生態,促進數字化轉型,引領數字新生活。
“深圳智慧城市建設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實現城市全要素數字化、城市運行實時可視化、城市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還將持續深化數字政府改革,不斷夯實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以“i深圳”為主渠道,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以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為抓手,推動政府治理“一網統管”,以政務流程優化再造為手段,加快政府運行“一網協同”,力爭到2025年,將深圳打造為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自進化智能體,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的城市典范。
據了解,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今年還將打造100個智慧應用場景,進一步增強“五跨場景(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落地推廣,讓市民生活更便利,借助5G、大數據、物聯感知等技術手段,針對民生痛點難點,形成系統化、整體性解決方案。在交通、醫療、教育、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智慧應用場景建設,發揮深圳信息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雙重優勢,讓市民共享數字生活、共創智慧社會。(記者 黃子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