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期兩天的第四屆交通信息化論壇暨智慧交通產品技術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來自全國近60家企業、200多個展位集中展示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技術與產品。
1毫秒自動識別障礙物
相城居民今年底可體驗無人小巴
記者首先來到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區內,只見一輛無人駕駛的紅色小車模型在城市道路上行駛,遇到紅燈會主動停下,遇到綠燈則自動行駛。這是車路協同系統中的一類應用場景。
據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級工程師王仁國介紹,車輛中的車載終端可以通過5G網絡連接路側終端。每個路側終端會配備雷達和攝影頭,一旦行人或障礙物距離車輛過近,路側終端能夠在1毫秒內將信息傳送給車輛,使得車輛提前做好避開障礙的準備。
“假如車速在40公里/小時,在接收障礙靠近的提醒后,距離障礙物20米以外車輛就會開始自動剎車,以避免交通事故。”王仁國說道。
除此之外,未來車路協同系統還能實現超速預警、前方事故預警、左轉輔助、闖紅燈預警、限速預警、公交優先等一共16類的應用場景。
“雖然目前車聯網技術大部分應用于路線單一、場景比較簡單的場景,但是未來將會普及到應用場景更為復雜的私人用車領域。”王仁國說。
專注于無人駕駛技術的輕舟智航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洪澤鑫向記者透露,在今年年底蘇州市相城區的居民就能夠體驗乘坐實現車路協同的無人小巴。
洪澤鑫表示,5G的車路協同能為無人小巴帶來更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首先,基于5G網絡和紅綠燈通信設備,輕舟無人小巴可實現多路口綠波同行,即“主動控制”交通信號燈,做到延長綠燈或讓紅燈轉綠燈,并配合小巴速度的控制,實現“一路暢行”。“對比乘坐私家車同一天早高峰走同樣的路線,人們乘坐綠波通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至少可節省20%的出行時間。”洪澤鑫說道。
來自園區的劉女士聽了解說后激動地說:“真方便,以后乘公交車上班就更快了。”
服務更加人性化 機器人能消毒,“超級閘機”能防夾
服務更加人性化也是未來智慧交通的一大優點。在蘇州軌道交通展區,各種新科技加持的新服務一并亮相。
蘇州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一分公司信息化科科長丁波向記者演示了一種服務型機器人的功能,他隨口提問:“我想問下附近有沒有手機充電器?”只聽見機器人應聲而答:“您好,最近的充電寶在東方之門站廳6號口車站控制室旁、8號口安檢旁。”丁波介紹,這個服務型機器人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已提前錄入了100多條乘客常見問題的答案信息,接下來會首先在東方之門站試用,預計投入使用后可以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服務型機器人,展區還有一位個子稍矮一些的機器人,丁波說這是消毒機器人,可以為站臺站廳噴灑藥水進行消毒,“以后晚上的車站消毒工作就可以交給它了。”
一種“超級閘機”也在展區亮相,與常規的閘機相比,在刷卡、刷二維碼的功能之外新增了“刷臉”功能,而且與閘機相配的感應設備更為人性化,通過精準感應,“跟著大人過閘的小朋友,或者乘客隨身攜帶的大件行李等都能被識別出來,不會被夾住。”
此外,可以供乘客自助使用的智能客服終端也將應用在各個車站。屆時,票卡信息更新、常見問題咨詢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終端完成,可減少乘客的等待時間。
實時模擬顛簸漂移 “瘋狂賽車”身臨其境
在蘇州移動展廳內,一個黃色的空中座椅在來回搖晃,畫面中的車輛在山路中急速行駛,這是“3+1”軸瘋狂賽車。來自南京的秦先生玩得不亦樂乎,感受了一番瘋狂賽車的驚險刺激。他說,無論是座椅的上下顛簸左右搖晃,還是加速時感受到的迎面吹來的風,都仿佛身臨其境。蘇州移動政企客戶部5G行業應用專家王江向記者介紹,這款游戲是模擬賽車的創新玩法,用的是5G網絡,包含雪地、山路、城市賽道等200多個游戲場景。其中130°環繞視角,360°車體旋轉角度和起伏行程增強了沉浸體驗效果。此外,電子伺服系統配合TOPOW軟件實時反饋賽道情況,能夠模擬顛簸、撞擊、甩尾、漂移等賽車動作。
“5G能夠實現高寬帶、低延時的效果。因此這類游戲比一般的游戲現場感更強,畫面更加真實細膩,游戲操控更加靈敏,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做遠程游戲操控,解決需要本地部署游戲設備的煩惱。”王江說。(記者 徐蘊海 見習記者 韓麗媛)
關鍵詞: 無人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