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協鑫能科發布公告,公司與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商用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依托各自的技術及資源優勢,共同推進新能源商用汽車及配套充換電站的產品開發,在未來3年實現3000臺換電重卡的銷售以及60座以上換電站的建設。
協鑫能科總經理費智表示,我國目前有近800萬輛燃油重卡保有量,面對“雙碳”目標,重卡電動化是必然趨勢。和新能源乘用車一樣,電動重卡面臨續航里程和電池成本兩大難題。協鑫能科此次與吉利商用車強強聯手,將通過換電生態為電動重卡加速破題。費智指出,“在專線運輸、支線短倒、港口內倒和干線運輸場景,換電重卡較傳統燃油車有很強的競爭力。”
產品風向直接印證了重卡換電的發展趨勢。6月25日,17款新能源重卡在南京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會上集體亮相,其中有13款是純電動重卡。值得注意的是,除兩款產品采用單一充電模式外,其余11款產品均采用充換電一體的方式,電動重卡的換電風潮已然來臨。
與此相呼應的,是市場訂單的爆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5.2萬輛 ,同比增長76.5%。這一激增的數據背后,是換電商用車型的爆發。今年以來,換電商用車在工信部汽車新產品公告中的數量由同期0款驟增至33款;據不完全統計,上汽紅巖、北汽福田、吉利商用車、徐工重卡等商用車企交付的電動重卡和簽約量超過6000輛,其中大部分是換電車型。上牌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新能源重卡累計銷量僅為2619輛,截至目前已遠超去年全年。
換電重卡緣何起勢?對此,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早有斷言:商用車電動化三大路徑之一,就是換電型電動卡車。
“憑借以下幾點優勢,換電模式解決了傳統燃油重卡和單一充電模式的痛點。”吉利商用車總裁范現軍解釋說:“首先,車電分離可以極大降低購置和使用成本,在站端對電池進行集中充電與維護能提升電池壽命;其次,換電模式解決了充電場地占用大、充電時間長的難題,三五分鐘即可補能出行;第三,商用車換電站相對容易鋪設,建設成本較低、利用率較高;第四,換電版電動汽車較油車在路權和經濟性等運營方面更有優勢。”
政策層面對換電模式的直接支持也在快速落地。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在特定領域加快推廣換電模式,并強調要形成統一的換電標準。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還聯合宣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全面開展換電試點,將換電模式直接推上風口。
不久前,由工信部提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GB/T40032-2021《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獲批發布。這意味著,汽車行業在換電領域的首個基礎通用類國標將于今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換電模式無標準可依的緊迫問題得到解決。
展望換電產業發展未來,費智認為,到達一定規模后,這換電將是一個國家級的戰略舉措,對國家能源安全和新型電力網絡起到重要保障作用。(記者 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