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之年,對于海南人民和全國人民而言意義非凡。 為配合政策釋放和解讀的宣傳步調,以適應互聯網傳播的方式,解讀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的戰略意義。海南省通過一系列生動詳實的視頻畫面,全面介紹了自貿區近年來的一系列建設成果,也從各個角度展示了“新海南、新環境、新熱點”的優勢所在。
“青山綠水”與“生態家園”相得益彰
全新的海南自貿區,在全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對“青山綠水”與“生態家園”的悉心呵護。今年7月,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海南省正式發布《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從政府機關到企事業單位,從城市到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深入人心,全民攜手共建生態文明海南。在此基礎上,海南在持續開展全島重要岸段和海灣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海岸帶基礎地質和生態環境綜合調查,建立起海岸帶自然資源大數據平臺,形成海岸帶生態環境數據庫,以“陸海統籌”的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進一步保護海南的生態綠色。
營商環境“海南樣板”盡顯服務品質
在打造生態綠色海南的同時,海南也在對標世界一流自貿港,打造營商環境“海南樣板”。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海南省新增市場主體24.87萬戶,同比增長25.31%。隨著《海南省創一流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20—2021年)》在10月份正式啟動,各職能部門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對標國內外營商環境建設先進經驗做法,參照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框架,在開辦企業、財產登記、獲得信貸和改善融資環境、納稅便利化、跨境貿易、保護投資者、執行合同、辦理破產等指標方面不斷創新完善,全面展現出“筑巢引鳳”的誠意與姿態。
陸海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出具雛形
有了優越的營商環境,海南自貿區建設更是在基礎交通設施方面下足功夫。在“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理念引領下,自貿區陸地、海上和空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港口、環島旅游公路、美蘭機場2期等具備國際化標準的核心工程建設,讓自貿區進一步完善陸海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保證高質量高標準推進自貿港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稅收政策助推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在做好架橋修路基建工程的同時,為了迎接四海賓朋,亞洲最大的免稅商城海口國際免稅城拔地而起,“千萬人游海南”系列活動拉開大幕……今年7月初,海南離島免稅政策也做出新的調整。在零關稅低稅率政策的推動下,海南也從原本單一的旅游城市升級成為旅游消費相結合的嗨購天堂。自貿區也在搶占國內旅游市場先機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免稅政策紅利,全力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筑巢引鳳”奠定人才引進基礎
當然,自貿區建設是一個系統化工程,人才引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話題。今年6月,財政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在8月正式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在海南自貿區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再結合工作、生活等各個領域全方位的福利政策,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才扎根自貿區,成為中流砥柱。
國家戰略開啟新格局新未來
圍繞這一目標,海南各界在基礎建設投入、教育、醫療等領域正全面發力及落實。我們相信,中國特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背后依托的是一個14億人的大國,這個開放性平臺的建設,將全面撬動經濟,進而參與融入世界,成為閃耀全球的又一張“中國名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