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国语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磁力

山西發現321座東周時期墓葬 出土陶器風格獨特

首頁 > 國內 > > 正文

日期:2023-03-09 16:36:42    來源:人民網    


(資料圖片)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劉穎穎)3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朔州市后寨墓地東周時期墓葬發掘資料。考古人員在當地共發掘東周時期墓葬321座,其中68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可修復辨識。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后寨村西的恢河西岸臺地上,東臨恢河,西靠管涔山,北距秦漢馬邑城址約9千米,南距陽方口約18千米,處于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融的關鍵地帶。

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朔州當地文物部門對該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東周時期墓葬321座,但大部分墓葬未出土任何隨葬品,僅有68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可修復辨識。

后寨墓地第1層為耕土層,第2層為晚期墊土層,墓葬大多在第2層下開口,距現地表30至80厘米,少數在第1層下開口,距現地表20至30厘米,墓葬內填土均為五花土,大部分內含小塊白色料姜石。出土陶器中以帶耳罐最具地方特征,目前為止主要集中發現于朔州平魯井坪南梁墓地和朔州后寨墓地兩處。出土的中原陶禮器以鼎、豆、壺最為常見,還有部分盤、匜、豆柄小壺、甗等,所出器形與榆次貓兒嶺、忻州上社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征十分接近。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表示,后寨墓地東周墓葬器物種類多樣,表示出十分復雜的人群特征,這與東周時期當地復雜的歷史進程有關。從后寨墓地出土器物看,至遲在戰國早期偏晚階段,朔州地區應該已經被并入趙國的勢力范圍,但本地人群并沒有很快就遭到驅逐,而是與趙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區,甚至死后埋葬在同一墓地,且在墓地中也沒有明顯的區域劃分,將各組墓葬隔開。

據悉,后寨東周時期墓葬文化因素十分復雜,是研究趙國向北擴張過程及與晉北土著文化交融情況的重要材料,對研究東周時期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草原文明交融情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責編:魯婧、呂騫)

關鍵詞:

下一篇:商務印書館發布3月十大好書 《中國文化史導論》等入選 焦點資訊
上一篇:最后一頁

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仙游县| 朔州市| 林西县| 东兰县| 民勤县| 天气| 宣汉县| 陆河县| 尉氏县| 潞城市| 龙里县| 大邑县| 辽源市| 那曲县| 崇仁县| 耿马| 竹山县| 洛隆县| 寻甸| 万安县| 荥经县| 石屏县| 长岭县| 海城市| 上虞市| 古田县| 遂昌县| 宿迁市| 昌图县| 松溪县| 浙江省| 灵丘县| 博客| 白银市| 吉木萨尔县| 乌审旗| 甘谷县| 邵阳县| 凤城市|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