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優”,就是要讓城鄉顏值更高、生態環境更美、公共服務更好。在實現建設“更好濰坊”目標的進程中,我市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不斷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堅持城鄉統籌一體,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讓品質生活在濰坊“觸手可及”,真正把“品質優”帶來的民生福祉寫入老百姓的“幸福賬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就在前不久,高新區汶泉發展區600余戶居民領到了小區新房的鑰匙。閆曉英選擇了一套140多平米的住房,告別了過去的村居民舍,看著眼前正在裝修的新房,她心里樂開了花。
高新區汶泉發展區汶新佳苑小區居民閆曉英
告訴記者,10天之后就可以入住新家了。她們小區的環境挺不錯的,臥室的采光、戶型她們也非常滿意,住的環境變好了,進出也方便了。
百姓的“幸福賬本”
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如何最大程度讓老百姓早日喬遷新居,該發展區搶抓政策機遇,全面部署、統籌規劃,采取“邊建邊拆”的推進模式,建設安置同步進行,同時選聘物業公司,提前介入安置小區管理,讓居住環境更合民意。目前,汶泉發展區2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已全部啟動城市更新。
高新區汶泉發展區汶新社區黨委副書記董文升
介紹,目前居民正在進行裝修階段,他們已經聘請專業的物業公司進行規范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加快城市更新、堅持城鄉一體推進,今年,聚焦安置房建設,我市計劃建成回遷棚戶區改造項目20個、城鎮開發邊界內未建成社區40個,城鎮開發邊界內未建成社區全面清零。同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采取新建、改建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新市民、年輕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濰坊市住建局副縣級干部張延吉介紹,圍繞發展所需、群眾所愿,持續提升住房保障水平,棚戶區改造新開工5994套、基本建成3475套,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459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923戶,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3個、4.9萬戶,進一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精準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宜居之城。
城市宜居,對外地人才的虹吸效應不斷顯現。作為生物醫學影像領域的留學博士,2020年,歸國后的楊曉麗婉拒了不少一線城市的盛情邀請,來到濰坊工作。完善的人才政策、不高的房價,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讓她覺得來對了地方。
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曉麗
表示,濰坊雖然不是一線大城市,但是它的生活體驗非常的棒,濰坊的配套設施非常的完善,它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都非常豐富,而且教育質量都非常高,濰坊市政府也給了人才非常有力度的支持。
千園城市
打造品質城市,不僅要讓百姓住得好,生活的環境優不優,周邊的生態美不美,同樣重要。公園作為衡量一座城市生態、人居環境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窗口,依托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市域全覆蓋的基礎綠化優勢,今年,我市扎實開展全省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推動綠化更新、“
”升級,著力構建高品質、多層次的城市綠色體系,持續扮靚城市空間,讓百姓共享生態紅利。
按照碧山、茂林、藍天、秀水的規劃理念,13平方公里的云門山森林公園已實現了無縫隙綠化,以植物景觀為點綴,配套觀景臺、木棧道、停車場等數十項公共設施。這處與云門山、駝山相呼應的森林公園,已然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宛若天成。
青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科級干部盧芳
表示,他們從規劃布局上,嚴格按照自然生態與城市更新共建共享的理念。青州依山傍水,這是青州天然的生態優勢,在此基礎上,讓景區的打造融入城市設計,更加契合綠色、低碳的城市未來發展目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