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到中山公園打卡“魯迅同款”的來今雨軒茶社,去前門大街的“全聚德(002186)·中軸食禮”享受中式下午茶,來老字號內聯升嘗一杯“大內宮保”咖啡……近年來,很多老字號企業突破傳統經營模式,嘗試“破圈”跨界,深入挖掘城市歷史特色和自身文化積淀,嘗試“全時段”經營,推出甜品、下午茶、咖啡,成為年輕消費者喜愛的“網紅打卡點”。8月28日,中國全聚德集團所屬品牌仿膳迎來百歲生日。新京報記者從仿膳方面了解到,仿膳茶社于去年8月開業,截至目前已超越了很多西式下午茶、甜品店,登上區域品類榜單首位,周末的營業額可以超過2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老字號歷史底蘊豐厚,在創新方面雖然處于起步階段,但潛力值得期待。在當下文旅融合、消費者期待更多體驗感的消費理念下,如果跨界可以成功運營,或將成為老字號營收和利潤的新增長點。
仿膳茶社周末營業額超2萬元
在仿膳生日慶典上,舉行了國家級非遺“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藝”傳承儀式。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董世國大師及8位傳承人集體亮相,完成責任與使命的交接,并現場展示了高湯制作、打蝦泥、刀工、小窩頭、豌豆黃“過籮”古法等絕活兒。
公開資料顯示,1925年創建伊始,仿膳將宮廷珍饈帶入市井,成為連接宮廷與民間的味覺橋梁。1955年改為國營并定名“仿膳飯莊”,1959年老舍先生題寫“仿膳”匾額,讓這份味道與古都文脈深度相融。此后仿膳潛心挖掘宮廷菜肴,推出滿漢全席精選菜單。多年來,接待眾多中外賓客,還多次赴國外開展技藝展演,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2017年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工作午宴服務。
仿膳飯莊總經理馬加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的仿膳已從單一餐飲品牌升級為文旅融合的文化符號。除了仿膳茶社、仿膳福飲,“北海仿膳非遺研學社”通過宮廷糕點制作、古碑拓印等體驗活動,讓大眾觸摸歷史溫度。今年夏天,仿膳還與北海公園聯合打造“非遺進園林”主題活動“北岸吉市”,成為游客來北海公園的“必打卡”。“仿膳茶社的面積不到300平方米,但是周末的營業額可以超過2萬元。”
老字號“破圈”探索全時段、全渠道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很多餐飲企業都跨界推出下午茶、咖啡,開始嘗試“餐飲+食品”、全時段經營的模式。全聚德在近日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中提到,全聚德前門店打造“望天兒”露臺主題餐廳,將傳統烤鴨與創意風味菜品巧妙融合,推出3款主題套餐,與光影餐廳、中軸食禮體驗店共同構建多維消費矩陣,成為又一個用餐打卡地;仿膳飯莊拓展經營思路,在深入挖掘宮廷飲食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推出多款時令創新糕點,積極籌備“仿膳福飲”項目,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推出特色飲品及街食,著力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老字號推出下午茶、咖啡,會給門店帶來更多的客流,對顧客會有更好的黏性,同時會彌補餐飲非高峰時段的客流,實現全時段經營。文志宏認為,目前茶飲和咖啡的發展勢頭迅猛,也是當今甚至今后的消費趨勢。如果老字號餐飲企業可以成功運營并擁有一定規模的話,應該可以成為老字號的新增長點,為企業帶來營收和利潤。同時,因為其本身的品牌積淀和文化特色,老字號茶飲的相關伴手禮對很多消費者來說都具有吸引力,在銷售方面也可以線上線下(300959)全渠道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