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 曦
相關研究和統計顯示,生活方式改變、環境因素等導致不孕不育率出現上升趨勢,我國已有近3%的嬰兒通過輔助生殖技術降生。與此同時,生育困難群體面臨著來自就醫、經濟、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專家呼吁,應進一步完善輔助生殖配套政策法規體系,防止技術被濫用。
此前,國家醫保局也表示,將逐步把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并鼓勵中醫醫院開設優生優育門診,提供不孕不育診療服務。
(相關資料圖)
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將迎來市場擴容
“輔助生殖是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孕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一般情況下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等。”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特聘教授帥領介紹,“我們熟悉的試管嬰兒就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產物。”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式將精液注入女性體內以取代性交途徑使其妊娠的一種方法。根據精液來源不同,分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目前,多地倡議捐精就是捐獻給精子庫,而后再通過人工授精方式進行輔助生殖。”帥領介紹。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及其各種衍生技術是指從女性體內取出卵子,在器皿內培養后,加入經技術處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繼續培養,到形成早期胚胎時,再轉移到子宮內著床,發育成胎兒直至分娩的技術。
隨著不孕不育率的升高、國家生育政策的支持、輔助生殖技術的推廣等,近幾年,我國輔助生殖行業逐步發展狀大。2020年我國輔助生殖周期數達到130.3萬個,同比增長17.49%。“我國輔助生殖服務周期數的持續上漲,也反映出我國居民對輔助生殖技術接受度的上漲,輔助生殖行業的市場需求逐漸得到開發和釋放。”帥領分析道。
我國輔助生殖服務快速發展,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上游領域包括輔助生殖藥物、檢驗試劑、器械供應商;中游為一些相關的互聯網咨詢平臺;下游則是輔助生殖服務機構。輔助生殖行業的市場規模也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輔助生殖市場規模達434.1億元,同比上漲43.36%。
帥領表示,在政策、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發力下,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將迎來較大的市場擴容,我國輔助生殖行業的市場規模還將持續上漲。
試管嬰兒技術已發展到第四代
“目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相比于人工授精高很多。”帥領說,以試管嬰兒為代表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目前已有四代。
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也稱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該技術通過促排將女方卵子取出,同時取男方精液,在實驗室環境下讓精卵自然結合,不采取干預措施。“這是國內絕大部分生殖中心都能做的輔助生殖技術,也是目前周期數最多、使用次數最多的技術。”帥領介紹。
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為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帥領介紹:“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把單個精子放到卵細胞的胞漿內,從而使卵子受精。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取出的精子和卵子不能主動完成受精,那么,醫生就要用‘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它們一把。”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并不是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的高級版,兩者適合的患者不同而已。”帥領解釋,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中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比較接近自然受孕。取出一個卵子,放入5000—20000個精子,優勝劣汰競爭后,最優秀的一個精子就與這個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最終形成胚胎。但這個過程需要較多精子參與才能完成。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僅需數枚精子,特別適合男性不育癥患者采用。目前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所使用的精子也是經過層層篩選的,且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術兩者的成功率并無明顯差別。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也稱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帥領介紹,其與第一代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不同的是,在把胚胎放入子宮之前,醫生們會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看看是否有染色體疾病。最后只選擇把沒有染色體遺傳疾病的胚胎放進子宮里。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又分為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和胚胎種植前基因診斷(PGD)。
PGS是在胚胎植入著床之前,對早期胚胎進行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的檢測,主要檢測胚胎的23對染色體結構、數目,通過比對來分析胚胎是否有遺傳物質異常;PGD是在精子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并發育成胚胎后,在其植入子宮前使用PGD技術對其進行基因檢測。
“目前最新研究的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也稱胚胞轉移技術,主要針對高齡女性卵細胞老化的問題。”帥領介紹,胞漿里的遺傳基因不到1%,主要攜帶基因的是卵子的細胞核。這項技術將高齡患者的卵細胞核取出,放置在年輕卵子的卵細胞質中進行培養,可大幅度改善卵子質量,解決卵子老化問題,極大地提高高齡患者的試管嬰兒成功率。
“不過目前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還有很大的爭議,暫時也沒有在臨床上推廣。”帥領強調。
輔助生殖需加強監管并建立倫理監督機制
雖然目前市場需求旺盛,但是中國輔助生殖領域仍面臨嚴峻挑戰。
為了更好地規范我國輔助生殖產業的發展,帥領建議,首先我國要建立專業培訓體系。生殖醫學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獨立學科,包涵范圍很廣。將生殖醫學納入規范的兩年至三年的專業培訓體系,將能更好地推動生殖醫學的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要對輔助生殖產業加強監管和建立倫理監督機制。人類生殖工程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不斷造福于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倫理道德和社會法律問題。帥領舉例說,如出生的試管嬰兒,供精、供卵不是親生父母,則要分別確定“生物學父母”和“法律父母”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嬰兒未來的家庭關系、血緣關系和繼承權問題。此外還有,冷凍胚胎的命運由誰決定?這些都應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倫理規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