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楊宇航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香茂鄉小學的孩子們載歌載舞,歡慶一份來自千里之外的特殊“水禮物”。
(資料圖片)
記者在地處海拔4600米的香茂鄉小學看到,在供全校師生取水的水房旁邊空地上,多出來一間天藍色的鐵皮“小屋”,它長近3.5米,寬近2.5米,高近2.5米,約有半個標準集裝箱那么大。它的屋頂裝著好幾塊太陽能光伏板,四面墻壁上還畫著漂亮的藏族小朋友在碧綠的草原上載歌載舞。
那曲市色尼區香茂鄉小學舉行了簡單的“綠電凈水”項目一期落成儀式。楊宇航 攝
“這就是我們團隊專門為高海拔地區學校研發的綠電凈水機。”來自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的張宇介紹說,這套設備核心功能是直接將地下水凈化后提供孩子們飲用。據悉,這套設備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反滲透膜技術,特別是對于含氟高、含砷高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物質的去除率達到98%以上,可以直接對學校水井里抽出的水進行凈化過濾處理,過濾后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反滲透水質處理器》(2001)標準的要求,即成為可直接飲用的純凈水,進一步保障師生的飲水健康。
在香茂鄉小學念五年級的藏族女孩桑吉手捧著一杯從凈水龍頭里濾出的純凈水,深深地品嘗一口后說道:“這水純得像白云,甜得像奶茶!”記者了解到,3年來在她的身上發生的故事,恰好完整反映了“綠電凈水”項目的淵源。
桑吉回憶,2020年自己在學校認識了來做科普講座的張宇叔叔,因為自己和他的女兒泡泡(小名,學名張馨尹)同齡,張宇叔叔就讓自己和泡泡結了對子,時常通過網絡視頻聊聊天,介紹各自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張宇介紹說,在回杭州后,兩個小女孩的友誼依舊延續了下來,經常互致問候。在2022年夏天,桑吉向張宇反映,高原水燒不開,同學們喝生水容易拉肚子,希望得到改善。可是,“電”網人怎么去做“水”工作?更何況自己還只是一個普通工薪族家庭,有兩個孩子要養,又哪來多余資金解決這么大的事?
張宇把這件事反映到公司黨建部門,經過集體研究認為,桑吉反映的情況,代表著相當廣泛的學校也有類似的需求。公司決定專門成立團隊進行自主研發,生產出適合高原環境的綠電凈水機,未來要把這套設備輸送到更多需要的學校,造福師生。
僅僅用了2個月,設備在杭州完成測試。2022年8月1日,張宇利用休假,跟隨拉著設備的大貨車,從杭州出發,途經安徽、河南、陜西、甘肅、青海,跋涉近4000公里,歷時12天,來到那曲,為香茂鄉、羅瑪鄉兩所小學各贈送了一臺綠電凈水機。但還沒等安裝調試完成,新冠疫情迫使行動中斷,直到2023年3月,才有條件重啟設備安裝。
打開綠電凈水機的門,記者發現里面到處貼著厚厚的保溫墊,原來這還是研發人員專門為雪域高原量身定制的暖心設計——小房子室內外管道均有伴熱帶加保溫層保護,防止水管凍僵、凍裂。研發人員吳耿耿介紹說,室內還配置了自動保溫設備,當室內溫度低于10度時,會自動啟動加熱裝置,防止設備在嚴寒中凍壞,影響學校師生正常取水。“我們不僅喝到了純凈水,還學習到了科學知識。”桑吉和同學們的臉上笑開了花。
為什么凈水設備的屋頂還要裝光伏發電板?張宇表示,制備純凈水需要用電,考慮到西藏光照時間長特點,在設備頂部加裝光伏板,內部加裝24節儲能電池,將光能轉為電能供凈水裝置使用,可為該校大大節省電費支出。
21日上午,香茂鄉小學舉行了簡單的“綠電凈水”項目一期落成儀式。“當初也沒想到會這么曲折,好在我們始終堅持初心。希望那曲的孩子們健康成長,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專程從杭州來的公益代表項俊棟說。
“張宇同志連續3年,從小‘我’到大‘我’,持續幫扶那曲香茂鄉小學的真實案例,讓我感到十分欣喜,這充分說明杭州供電公司的同志們用了真心在做公益,動了腦筋在做產品、下了苦功在幫教育!”受中華慈善總會委托,西藏自治區慈善總會辦公室主任桑吉讓姆在現場考察完這套設備后表示,類似這樣的公益項目也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公益活動如何立意高遠而又貼近實際?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防止“三分鐘熱情”?如何從點到面把一個好的公益項目做扎實,甚至帶動一樣創新的產品、激活一個新興的產業?
據了解,為了對更多沒有自來水供應的邊疆小學提供健康飲用水,浙江援藏工作隊、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正在打造長效公益機制,與中華慈善總會“點亮希望,善行未來”項目組合作,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讓“愛心朋友圈”不斷泛起新漣漪。這次“綠電凈水”項目就吸引了來自杭州的另一家教育公司——ATOB教育的參與,他們也為香茂鄉小學捐贈了超過2000本書籍和一些保暖內衣。
“杭州9月份還要召開亞運會,從新學期開始,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如果我們成績好,張叔叔,您會帶我們去杭州看看嗎?”桑吉問張宇。他點點頭,摸著小女孩的頭笑答道:“好好學習,祖國的建設到處都需要你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