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快樂!
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
他們說
(資料圖片)
青春懵懂而短暫
唯有奮斗不負光陰
他們也說
青春沒有邊界
燃動的青春光芒永恒
兩個逐夢而行的青年民警
在最美好的年華
扎根邊境,默默堅守
把青春定格在
公安工作的起跑線上
延續在奮斗和挑戰的征途之中
用青春熱血點燃邊境法制之光
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李昊
在西雙版納磨憨鎮,初春之季已炎熱不已,滿頭大汗的李昊和同事正忙著給當地村民進行普法教育宣傳。這是他在經合分局度過的第一個春天。一如當地的氣候,他的內心充滿著火熱的激情。
為什么要做警察?小時候,他把單車停在單元門口,被人抬著就走。他追著跑了很久,一直未能追上。報警后,警察叔叔沒多久就幫他找回了單車,還抓住了搶車的壞人。小小的心靈萌芽出正義的微光,李昊便立志長大后要做一名警察。
在第十年公安生涯到來之前,李昊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從法制支隊到磨憨-磨丁經合分局法制大隊,從春城昆明到邊境磨憨。
基層一線的法制工作,對李昊來說,有疲憊也有心酸,有苦澀也有快樂。為了提高案件辦理效率,他常常加班到凌晨審核材料,從不喊累;當他的專業知識遭到質疑和不解的時候,他也總能以理服人。
記得剛到磨憨不久,李昊接到一個特殊的任務,村莊里3個小孩因為和家人起沖突,賭氣離家出走。為了找到孩子,李昊和同事連日連夜在邊境線上的叢林中搜尋。當時李昊并無經驗,因為天氣熱只穿了短褲出行,待到將3個孩子平安找到送回家中,這才發現自己兩條腿已被蚊子叮得體無完膚,腫到變形。
這樣的拼勁也體現在他對工作的要求中。法制工作對專業知識要求極高,李昊便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歸納,還以考試的方式督促自己學習,不值班的晚上他就點燈夜讀,如海綿吸水一般每天學習進步。
工作之余,李昊還喜歡打籃球。在他看來,籃球“合作包容、有創造性”的運動精神,正如法制民警的工作,只有永葆熱情,以篤行不怠的精神前行,才能在未來迎接更多變的挑戰。
與邊境百姓心連心,聽懂彼此的語言
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分局治安管理大隊大隊長戴楠
一轉眼,戴楠調到磨憨工作已經快一年了。從最初對磨憨全然陌生,到如今當地老奶奶主動拉著他的手嘮家常,戴楠用心和汗水服務著這片土地,與年輕的經合分局共同成長,彼此成就。
去年5月底,戴楠接到單位通知,要去磨憨開展工作,3天后,他便與另外9名同事一起出發了。臨走之前,他匆匆上網查了一下與磨憨有關的資訊,知道這個小鎮位于邊境線,酷熱潮濕,蚊蟲肆虐。可去到之后,條件的艱苦還是超出了戴楠的想象,宿舍里到處是大壁虎,一到夜晚就發出叫聲,吵得人無法入睡。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壁虎會叫,而且聲音很大,當時都驚呆了。”戴楠回憶,生活艱苦還能對付,最難的是工作開展,彼時經合分局尚未正式掛牌,他和同事負責打前站,大家都沒有在邊境工作的經驗,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頂著烈日,挨家挨戶走訪、調研、跟當地群眾和兄弟單位交流建立聯系……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喜歡迎接挑戰的戴楠卻從不叫苦,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務。
2022年12月20日,經合分局正式掛牌成立,戴楠也正式成為經合分局的一員。他所在的治安管理大隊,主要負責當地實有人口的服務管理,從戶籍業務到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治安隱患、查處治安違法行為等等,工作事無巨細,戴楠總是認真履行職責,帶著問題投入工作。
作為一個“國門公安局”,站在特殊的歷史機遇和特殊的區位上,如何把公安機關的職責任務落實好,更好地護航國際口岸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戴楠在工作中漸漸摸索著答案。
首先是樹立昆明公安在當地群眾中的形象。從護學做起,戴楠與分局同事們分頭到轄區的11所中小學幼兒園去開展護校安園工作,當地的孩子們鮮少見到警察叔叔護送上下學,既興奮又安心,時間一長,彼此便建立了感情,孩子們見到民警會主動敬禮,警察叔叔們也會認真回禮,形成了警民和諧的氛圍。
入戶走訪也是戴楠的日常工作。令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位88歲姓郭的奶奶,在磨憨村子里已經住了許多年,戶籍地在紅河州,因為癱瘓臥床,一直沒能辦理二代身份證。遇到戴楠時,這位奶奶拉著他的手說,用上二代身份證是她最大的一個心愿。戴楠立馬跟領導匯報了此事,和派出所溝通后,他告訴奶奶,“您放心,這事明天就給您辦!”
第二天,戴楠帶著戶籍民警和相關設備去了郭奶奶家,精心給她梳了頭、洗了臉,給她拍照采集信息,農歷除夕當天,戴楠就和分局領導一起,帶著嶄新的二代身份證去到郭奶奶家,送上這份特別的春節禮物。老人家拉著戴楠的手,激動得流淚,那一刻,戴楠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磨憨雖是個邊境小鎮,但轄區面積有800多平方公里,還有174公里的邊境線,世居著多個少數民族,治安管理工作擔子不輕,但在戴楠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當地社會面巡邏防控力量明顯增強,酗酒打架滋事等行為越來越少,治安重點部位秩序井然。
但在戴楠看來,他們只走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前路還有很多挑戰,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讓我聽懂你的語言”,這是戴楠很喜歡的一首當地歌謠,他說,他將和同事們繼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真正讓群眾聽懂人民警察的語言,也讓民警聽懂百姓的語言,真正融入他們的世界。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我希望繼續扎根國門,在經濟合作區的建設與發展中留下昆明公安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 昆明警方
信息 徐蓉
關鍵詞: